close
2003年8月16日~天氣:晴
在烈日高照的夏日午後~靠著暑假打工的錢加上老爸的"補助款"買的第二台機車:三葉 SV MAX 124.9CC 9.8匹馬力 103公斤
在當年失竊率最高 外型最時髦的機車 終於從南部親戚車行運到台北 領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車有沒有受傷(譬如說前輪軸掉下來之類.....)
很好!! 拖運行知道新車她們賠不起 把車十分完整的運了上來.....就此展開了這台車傳奇的一生~也造就了日後"在山路上像鬼魅一般"的傳說.
關於這台車的回憶實在是太多太多如果要說詳細點~可能要分成九集 所以我們還是針對心態上的改變來做主要陳述吧!
回到當年~我只是個玩車界的新手 不論是在技術面或是心理面都是 依循著找來的資料 傻傻的用著40公里以下的時速
每天晚上跑去河堤邊聽音樂邊繞圈圈 乖乖的訓了1000公里 就只為了讓車跑的比人家快 身為一個新手 這般的愚蠢是十分的正常的
研究機油的番數對於加速跟尾速的影響 從一罐55換到一罐800都"很有感覺" 改車牌框 LED 輪框貼紙 爆閃燈 超白光大燈 拉里拉雜的
就是要讓車變的"引人注目"讓人家發現你的存在 這又是面子問題!! 錢隨便砸~只要好看就好 反正一切的一切 生活的重心全落在這台車上
每天要洗一次車(還洗全套的喔!!) 連鄰居阿婆都說~你的車都騎不舊耶!當時還很感到驕傲.......
話說在FZR時代建立"小黑很快"的輿論後 為了面子跟自尊怎麼都不可以丟臉
不過說實話以ev4的引擎來說 在直線加速上是真的略勝當年最大對手
G3跟G4一籌 (悍將就別提 車太重了...)不過山路上還是kycmo車系比較吃香一點(行程短)
所以我都是跑直線組的 每天上課路上(板橋防汛路)
都一定要拉一次尾速 確認一下今天的車況 每天數據都會直接引響當天的心情 拉到120就很爽 只有110就很悶
孰不知影響尾數的變因多到數不清帶著瓜皮 騎100 眼淚狂飆 但是卻毫無感覺 (換作是今天 只要有風初吹到眼睛我都覺得不舒服>"<)
跑楊金 還雙載喔! 跟我最敬佩的對手"小剛"一同在山上奔馳著~過彎?? 要磨到中注才算漂亮喔!
至今還記得一幕 小剛載著豆漿~在我前面大概一個車身~左彎~大概60度...重煞 壓下去
路面剛好有起幅~頓時火花四射(仙女棒等級)一道美麗的痕跡頓時烙印在路面 當時心裡想的是:小剛好強!!拼了.....很慶幸的沒有人轉倒 一路都
在比誰的火花大的情況下安然跑完全程 (我甚至還在case殼下面裝鋁網 火花更漂亮)現在回想起來只有一句話:人不輕狂枉少年
在打羽球所培養出的反應力過人的專注力加上異於常人的肌力 我敢放手去拼 去拼晚10公尺煞車 去拼極限的角度 去拼看不到彎底的彎
也許是原廠車吧~速度也快不到哪裡去! 反正上山就是一拜 下山也是一拜 跟在我旁邊的始終只有小剛一個人
我們翹課為了跑山路 晚上不睡為了跑山路 天還沒亮就起床就是為了在上課前先去跑一趟山路 楊金 五指 汐平 貓空 百卡拉
所有幾乎你能想到可以跑的山路都被我們跑過..(我還為了找新山路去買了地圖>"<) 就是這股熱誠 間接的培養出我們的實力
我們會在陽金的路邊發動引擎等著 看到其他"車友"(同級距的) 馬上咬上去 就是為了"切磋"不知道是時間不對 還是找錯對象
從沒有遇過ㄧ個令人戰慄的對手 在我心中似乎"八掉"小剛 就等於獲得了無上的光榮 可惜的是在這個階段 我們始終是不相上下 無法拉開距離
我想這也是我玩車的動力之ㄧ吧~具有競爭的心態 非贏不可的對手.
也就因為有對手 有競爭才有進步 每次上山只要不使盡全力就沒辦法保持優勢這是我到現在唯一記得的定律.
到今天~常常有人問我到底要怎麼跑才算快? 騎多少算快?要多快才能把對手海放 如果排除車的因素跟技術的因素只針對人來說談
我只有一句話:"速度要到連你自己都很害怕 開始顫抖 才叫做快"
可能很多人沒有騎過快車或是"跑"過山路 或是沒有經歷過那種感覺
用最接近的形容方法跟大家做分享:真的踏入我所謂"零的領域"時 眼睛只看到一個東西
那就是雙黃線(無論快慢我騎車從不剪線的....) 腦袋異常的清晰(也可以說是異常的渾沌) 完全是靠感覺在跑
因為此時你的判斷力早就已經不敷使用 五感全開 去感受車身的震動 路線的取捨 進彎的角度 煞車的力道 跟路面的起伏
你會發現時間好像停止一切的狀況彷彿都在你掌握之中 一切的一切就是這麼的自然 "取殺進灌出"一氣呵成 只可惜這種感覺通常不會持續太久
不過等你回過神來後面的對手 通常早已消失許久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脫力的感覺(有點黃...) 所以沒辦法跑長途就是這樣
05年在九份第一次摔車就是因為這樣 當天跑了五指接汐平接平雙再上九份準備從陽金回台北時
身體早就不堪負荷(主要是大腿都沒力了) 速度做的太快 眼睜睜的跟車一起飛出去幸好我是受過訓練的^^ 一落地馬上棄(踹)車求生
看著迎面而來的山壁"蹦" 躺在地上看藍天白雲 還掉到水溝裡>"< 死了沒?這樣問自己... 沒死耶~~那爬起來吧!!
站了起來 自我檢查一下 嗯沒啥大礙(護具的重要) 看到車在我面前的山溝裡(面對面喔可見我踢多大力)
先熄火等待救援....我勒~後面也差太多了 等了兩三分鐘第二集團才到.
確認屁股擦傷沒事 車能騎後 你絕對不會相信 我還是照樣一路"跑"回家! (事後發現~車台早斷了 難怪當時覺得車很不穩 還以為是心理因素呢!!)
這就故事告訴我們~保持良好的體力跟精神是平安回家的捷徑喔!
說說技術提升的關鍵吧! 除了一直跑讓自己暸解車輛的特性 提升進出灣的判斷 煞車點的選擇外 身體重心的轉移才是重點
同台車 同樣荷重的情況下 為什麼會比較快 答案就是:重心 重心不同 傾角不同 避震器壓縮的程度也不同 自然連帶影響到整體的速度
打到這裡忽然發現 這篇是心理面的分享 怎麼扯到技術面去了~趕快拉回來
話說在04年暑假跟alen一起去環島的時候 因為路上實在太無聊 所幸開始用ㄧ些奇怪的動作騎車 (我跟alen可以在時速80的時候互相幫對方拿車廂裡的飲料喔!!)
不過在山上就沒的玩了 在上阿里山的路上 無窮無盡的山路用著噴火花的跑法 就已經跑到手軟 嚇到腿軟
下山悠遊間突然想起電視上賽車常常做的動作 把膝蓋拿出來轉彎感覺好像蠻帥的....就開始一路掛豬肉 連掛三天將近1000公里
等回到台北 也小有心得了 不過當時還是磨不到膝蓋啦... 這個驚人的發現 更加強了我練車的興致~
在一次"例行性"的"晨跑"中地點是五指山 我跟小欣 小剛 翹了有機課 準備去上"術(" 話說當時 清楚記得第一個右彎 不是很漂亮的用膝蓋劃過地面時(當時還沒有護膝)
牛仔褲 破了一個小洞 也留下了炙熱的鮮血 出彎....入彎....出彎....入彎....回過神來 後方一片寂靜 到了山頂則是人聲鼎沸 這個話題足足延燒了將近ㄧ個月. 就此晨跑團改成橋大團 中正團 都是為了要練當時還不知道名稱的"卡普"or"側掛"
理所當然的 因為只有我會 自然就負起的示範跟指導的責任 現在想想以當時的功力 我的"學員"們能夠活著真是奇蹟
因該是因為大家都是一起跑上來的 也有一定的實力 才沒被我搞死^^ 第一批~每個人最少摔個兩三次才能練成
而且還是在場地的情況下喔! 在山上又是截然不同大家一路走來 始終如一~我也漸漸的技術比較成熟了!
每週~平日練場地假日山道實戰(當時95一公升才20塊比上網咖還便宜) 也陸陸續續的跟了幾批車友一同成長
公司同事 角頭老大 鄰居小弟 學校學長 學弟 等等....漸漸的心態上有比較成熟 知道安全才是回家唯一的路 全罩 皮衣 防摔褲 手套 護膝 車靴 拉里拉雜全部補齊
以一個注重"安全"的"車手"自居(好矛盾) 也許是年紀大了 開始把車上一些"不相干"的東西拆掉 只留下對騎車有幫助的物品 車越改越素 馬力越改越大
反璞歸真就是這個道理吧! 常常告訴自己 在市區快直線快沒有用 在山上快才叫做玩車 漸漸脫離了"猴小孩"的玩車期
在路上越騎越慢如果幾年前你有在路上看過一整"串" 穿著全套護具 排成一直線 像火車一樣
只看的到第一台 後面卻有七八台 每台距離不超過一個車身的車隊那就是我們在市區 不超速不闖紅燈 不違規 禮讓行人
是我當時能做的! 到了山上 火力全開 盡情奔馳 這是當時所想到達的"忍者風格" 不過年少輕狂 偶而還是會跟人家在路上切磋
那場面就很壯觀了 不過個人還是要在這裡嚴厲的反省自己當年的無知跟自私
在烈日高照的夏日午後~靠著暑假打工的錢加上老爸的"補助款"買的第二台機車:三葉 SV MAX 124.9CC 9.8匹馬力 103公斤
在當年失竊率最高 外型最時髦的機車 終於從南部親戚車行運到台北 領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車有沒有受傷(譬如說前輪軸掉下來之類.....)
很好!! 拖運行知道新車她們賠不起 把車十分完整的運了上來.....就此展開了這台車傳奇的一生~也造就了日後"在山路上像鬼魅一般"的傳說.
關於這台車的回憶實在是太多太多如果要說詳細點~可能要分成九集 所以我們還是針對心態上的改變來做主要陳述吧!
回到當年~我只是個玩車界的新手 不論是在技術面或是心理面都是 依循著找來的資料 傻傻的用著40公里以下的時速
每天晚上跑去河堤邊聽音樂邊繞圈圈 乖乖的訓了1000公里 就只為了讓車跑的比人家快 身為一個新手 這般的愚蠢是十分的正常的
研究機油的番數對於加速跟尾速的影響 從一罐55換到一罐800都"很有感覺" 改車牌框 LED 輪框貼紙 爆閃燈 超白光大燈 拉里拉雜的
就是要讓車變的"引人注目"讓人家發現你的存在 這又是面子問題!! 錢隨便砸~只要好看就好 反正一切的一切 生活的重心全落在這台車上
每天要洗一次車(還洗全套的喔!!) 連鄰居阿婆都說~你的車都騎不舊耶!當時還很感到驕傲.......
話說在FZR時代建立"小黑很快"的輿論後 為了面子跟自尊怎麼都不可以丟臉
不過說實話以ev4的引擎來說 在直線加速上是真的略勝當年最大對手
G3跟G4一籌 (悍將就別提 車太重了...)不過山路上還是kycmo車系比較吃香一點(行程短)
所以我都是跑直線組的 每天上課路上(板橋防汛路)
都一定要拉一次尾速 確認一下今天的車況 每天數據都會直接引響當天的心情 拉到120就很爽 只有110就很悶
孰不知影響尾數的變因多到數不清帶著瓜皮 騎100 眼淚狂飆 但是卻毫無感覺 (換作是今天 只要有風初吹到眼睛我都覺得不舒服>"<)
跑楊金 還雙載喔! 跟我最敬佩的對手"小剛"一同在山上奔馳著~過彎?? 要磨到中注才算漂亮喔!
至今還記得一幕 小剛載著豆漿~在我前面大概一個車身~左彎~大概60度...重煞 壓下去
路面剛好有起幅~頓時火花四射(仙女棒等級)一道美麗的痕跡頓時烙印在路面 當時心裡想的是:小剛好強!!拼了.....很慶幸的沒有人轉倒 一路都
在比誰的火花大的情況下安然跑完全程 (我甚至還在case殼下面裝鋁網 火花更漂亮)現在回想起來只有一句話:人不輕狂枉少年
在打羽球所培養出的反應力過人的專注力加上異於常人的肌力 我敢放手去拼 去拼晚10公尺煞車 去拼極限的角度 去拼看不到彎底的彎
也許是原廠車吧~速度也快不到哪裡去! 反正上山就是一拜 下山也是一拜 跟在我旁邊的始終只有小剛一個人
我們翹課為了跑山路 晚上不睡為了跑山路 天還沒亮就起床就是為了在上課前先去跑一趟山路 楊金 五指 汐平 貓空 百卡拉
所有幾乎你能想到可以跑的山路都被我們跑過..(我還為了找新山路去買了地圖>"<) 就是這股熱誠 間接的培養出我們的實力
我們會在陽金的路邊發動引擎等著 看到其他"車友"(同級距的) 馬上咬上去 就是為了"切磋"不知道是時間不對 還是找錯對象
從沒有遇過ㄧ個令人戰慄的對手 在我心中似乎"八掉"小剛 就等於獲得了無上的光榮 可惜的是在這個階段 我們始終是不相上下 無法拉開距離
我想這也是我玩車的動力之ㄧ吧~具有競爭的心態 非贏不可的對手.
也就因為有對手 有競爭才有進步 每次上山只要不使盡全力就沒辦法保持優勢這是我到現在唯一記得的定律.
到今天~常常有人問我到底要怎麼跑才算快? 騎多少算快?要多快才能把對手海放 如果排除車的因素跟技術的因素只針對人來說談
我只有一句話:"速度要到連你自己都很害怕 開始顫抖 才叫做快"
可能很多人沒有騎過快車或是"跑"過山路 或是沒有經歷過那種感覺
用最接近的形容方法跟大家做分享:真的踏入我所謂"零的領域"時 眼睛只看到一個東西
那就是雙黃線(無論快慢我騎車從不剪線的....) 腦袋異常的清晰(也可以說是異常的渾沌) 完全是靠感覺在跑
因為此時你的判斷力早就已經不敷使用 五感全開 去感受車身的震動 路線的取捨 進彎的角度 煞車的力道 跟路面的起伏
你會發現時間好像停止一切的狀況彷彿都在你掌握之中 一切的一切就是這麼的自然 "取殺進灌出"一氣呵成 只可惜這種感覺通常不會持續太久
不過等你回過神來後面的對手 通常早已消失許久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脫力的感覺(有點黃...) 所以沒辦法跑長途就是這樣
05年在九份第一次摔車就是因為這樣 當天跑了五指接汐平接平雙再上九份準備從陽金回台北時
身體早就不堪負荷(主要是大腿都沒力了) 速度做的太快 眼睜睜的跟車一起飛出去幸好我是受過訓練的^^ 一落地馬上棄(踹)車求生
看著迎面而來的山壁"蹦" 躺在地上看藍天白雲 還掉到水溝裡>"< 死了沒?這樣問自己... 沒死耶~~那爬起來吧!!
站了起來 自我檢查一下 嗯沒啥大礙(護具的重要) 看到車在我面前的山溝裡(面對面喔可見我踢多大力)
先熄火等待救援....我勒~後面也差太多了 等了兩三分鐘第二集團才到.
確認屁股擦傷沒事 車能騎後 你絕對不會相信 我還是照樣一路"跑"回家! (事後發現~車台早斷了 難怪當時覺得車很不穩 還以為是心理因素呢!!)
這就故事告訴我們~保持良好的體力跟精神是平安回家的捷徑喔!
說說技術提升的關鍵吧! 除了一直跑讓自己暸解車輛的特性 提升進出灣的判斷 煞車點的選擇外 身體重心的轉移才是重點
同台車 同樣荷重的情況下 為什麼會比較快 答案就是:重心 重心不同 傾角不同 避震器壓縮的程度也不同 自然連帶影響到整體的速度
打到這裡忽然發現 這篇是心理面的分享 怎麼扯到技術面去了~趕快拉回來
話說在04年暑假跟alen一起去環島的時候 因為路上實在太無聊 所幸開始用ㄧ些奇怪的動作騎車 (我跟alen可以在時速80的時候互相幫對方拿車廂裡的飲料喔!!)
不過在山上就沒的玩了 在上阿里山的路上 無窮無盡的山路用著噴火花的跑法 就已經跑到手軟 嚇到腿軟
下山悠遊間突然想起電視上賽車常常做的動作 把膝蓋拿出來轉彎感覺好像蠻帥的....就開始一路掛豬肉 連掛三天將近1000公里
等回到台北 也小有心得了 不過當時還是磨不到膝蓋啦... 這個驚人的發現 更加強了我練車的興致~
在一次"例行性"的"晨跑"中地點是五指山 我跟小欣 小剛 翹了有機課 準備去上"術(" 話說當時 清楚記得第一個右彎 不是很漂亮的用膝蓋劃過地面時(當時還沒有護膝)
牛仔褲 破了一個小洞 也留下了炙熱的鮮血 出彎....入彎....出彎....入彎....回過神來 後方一片寂靜 到了山頂則是人聲鼎沸 這個話題足足延燒了將近ㄧ個月. 就此晨跑團改成橋大團 中正團 都是為了要練當時還不知道名稱的"卡普"or"側掛"
理所當然的 因為只有我會 自然就負起的示範跟指導的責任 現在想想以當時的功力 我的"學員"們能夠活著真是奇蹟
因該是因為大家都是一起跑上來的 也有一定的實力 才沒被我搞死^^ 第一批~每個人最少摔個兩三次才能練成
而且還是在場地的情況下喔! 在山上又是截然不同大家一路走來 始終如一~我也漸漸的技術比較成熟了!
每週~平日練場地假日山道實戰(當時95一公升才20塊比上網咖還便宜) 也陸陸續續的跟了幾批車友一同成長
公司同事 角頭老大 鄰居小弟 學校學長 學弟 等等....漸漸的心態上有比較成熟 知道安全才是回家唯一的路 全罩 皮衣 防摔褲 手套 護膝 車靴 拉里拉雜全部補齊
以一個注重"安全"的"車手"自居(好矛盾) 也許是年紀大了 開始把車上一些"不相干"的東西拆掉 只留下對騎車有幫助的物品 車越改越素 馬力越改越大
反璞歸真就是這個道理吧! 常常告訴自己 在市區快直線快沒有用 在山上快才叫做玩車 漸漸脫離了"猴小孩"的玩車期
在路上越騎越慢如果幾年前你有在路上看過一整"串" 穿著全套護具 排成一直線 像火車一樣
只看的到第一台 後面卻有七八台 每台距離不超過一個車身的車隊那就是我們在市區 不超速不闖紅燈 不違規 禮讓行人
是我當時能做的! 到了山上 火力全開 盡情奔馳 這是當時所想到達的"忍者風格" 不過年少輕狂 偶而還是會跟人家在路上切磋
那場面就很壯觀了 不過個人還是要在這裡嚴厲的反省自己當年的無知跟自私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