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年九月左右 固定會出現的 "年經"文,年復一年的出現(為什麼是九月初 因為很多大一新生買車啦!) 

有關訓車的話題,今天剛好有感、有空.跟大家聊聊訓車這個概念.

訓車這個話題,對每個新車主來說,或多或少都是心理的一個坎.

不管是兩輪、四輪、單缸、雙缸、L4、V6、L6、V8、V12 管你有幾缸 反正只要是新的就會想來一下.

 

我盡量用口語的方式打出來跟大家分享,避免太多數據迷失焦點.

 

先談談汽車吧,目前市面常見的 3.4.6缸汽車,以現今的科技水平,新車初期避免高轉速,激烈駕駛 主要的原因,其實不是讓引擎磨合.

是為了讓各部位機件消耗內應力(組裝、運送過程產生的).真正引擎部分在磨合,幾十公里內就會完成(實際低更多),反而是變速箱需要比較長的距離(時間)來匹配跟學習駕駛特性、

而懸吊系統的間隙則需要某種程度的外力來釋放.(這就是為什麼換零件要照原廠扭力上的原因,上緊不一定會比較好)

個人淺見 以汽車來說,做這件事情(訓車),在物理層面上來說,實在是脫褲子放屁. 

 

接下來談台灣有1400萬輛的"機車",我們以目前最大存世量的單缸氣冷引擎來說好了(就是常見的50.115.125.150,180等等)

個人騎機車里程超過10萬公里,換過的新氣缸(引擎)超過30顆,(改裝及原廠都有),我訓過車嗎? 有的. 而且是以非常極端的方式在訓的.

但就搞過那一兩次(年輕不懂事),後面統一改成 "忘記訓車法",諷刺的是記憶中,忘記法搞出來的引擎,還比連續一個禮拜深夜在河堤訓出來的結果更好.

物理上"記得準時(提早)換油"就是一顆新引擎  最好的訓車法.

 

但....要是有"新同學"來問我,新車要不要訓車? 我永遠都回答:要!

 

這是人性的黑暗面嗎? 一種不能只有我體驗過的節奏?  

 

很簡單,我要你"訓車",其實要訓的不是車,是人! 

 

只是善用了新車主對於"新玩具"、"小老婆"的新鮮感、珍惜感,順水推舟的一個善意謊言.

尤其是對於人生第一輛車的新車主來說,基本對於車輛的機械結構,特性,騎乘技巧、觀念,都為"零"的新同學來說

(我知道你有考駕照,但要知道,拿到駕照只表示有花過錢,不表示你真的懂"駕駛")

在這幾百、上千公里的訓車期,慢慢騎,對新車主還有其他用路人來說都是個恩賜.

透過慢慢騎,你有空去感受引擎的震動、傳動的接合轉速。扭力的區間,煞車的手感,車身動態轉移,車上各個按鈕的作用,甚至學會怎麼加油.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訓車,你會騎多少? 100?80?60? 在搞清楚一台車的各項特性之前,做了超過自身反應極限的事情,後果會有多嚴重.

任何事物都需要學習,天資好壞只是學習速度快慢跟精準度還有協調性的差別.

(就算到今天,我去租車或借車,首先就是在絕對安全的環境下確定車輛的特性:油門、煞車、重心、極限等,在沒摸清楚前,我也是乖乖"訓車")

訓車這幾百公里,請你慢慢騎,我們真的不想再看到某新聞台斗大標題:"新車夜遊,一死一傷"、"大學生跑山,疑似車況不熟懹禍"

 

這部分跟大家分享一個概念,你能騎多少 跟 你要騎多少 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車可以跑100也好 跑300也罷,在多少速度下是你可以掌控的? 才是重點.

問題來了!  我怎麼知道我可以掌控的速度是多少?

這個值是浮動的、凡舉經驗、技術、天氣、溫度、精神狀態,道路狀況等都會影響。

找到一個安全的空間,試試:如果我靜止全力加速會發生甚麼事? 低速再加速力道如何? 緊急煞車要按多大力? 多遠我停的下來? 重心要放哪裡? 後輪會鎖死怎麼辦?

 一切的一切,都應該是在"安全"沒有他人的環境下依序漸進的進行測試. 而不是在公眾道路上直接進行人體實驗.

唯有清楚理解自身跟車輛的極限,才能夠在不突破極限的狀況下安全的駕駛.

 

透過訓車這個行為,在過程中或多或少可以滿足你了解這台車的隱性需求. 希望所有新同學,買新車都要訓一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